这几年,杭州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一旦失火,火势蔓延快、疏散困难和扑救难度大,再加上高楼结构复杂、人员密集,往往难以控制,后果非常严重。昨天,杭州消防支队在钱江新城城市之星小区进行了一场高层住宅疏散逃生演练。这是一座44层、近150米高的高楼,演练起火点设置在10层,15层和30层都设有避难层。模拟起火后,10层以下的人们往楼下疏散,10层以上的就近疏散到15层的避难层……
高层建筑起火时,如何科学有效地逃生?记者特地在现场请教了浙江消防史上首位一级警士长、“兵王”朱百洪,杭州消防支队宣传科副科长杨博轩和江干消防大队参谋杨建新。
发生火灾时,最好能判断火源点
再判断先灭火还是先逃生
“救不如防。”参与救援多达2000多次的“兵王”朱百洪这样总结,发生火灾时,最好能判断火源点,再判断先灭火还是逃生。“打个比方,如果涉及电起火,先关闭电闸,千万别用水去灭,会触电,要用灭火器救。厨房起火,可用湿毛巾、围裙、抹布将火源盖住等。”
杨博轩和杨建新也认为,一旦高层建筑起火,最能依赖的就是楼内的消防设施。
如果你不会救火,那就要想办法第一时间选择逃生。怎么逃?这也有讲究——
●开门前先用手触摸门把锁,如果门锁温度很高,或有烟雾从门缝中往里钻,说明大火或浓烟已封锁房门出口,千万别贸然打开房门。离开房间时要把房门、疏散通道门关闭,防止烟气进入走道。切忌为了财物折回着火房间。
●如果要跑,怎么跑才是正确?一句话,尽量往下跑。如果火或烟在所在楼层之上,尽量往下跑。如果火在当事人所处楼层下,最好尽量跑到便于消防登高车触及的窗口。在疏散逃生时,要熟悉了解所居住场所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位置情况,一般高层建筑都有至少两部以上的楼梯可供疏散,着火时切勿使用电梯。
●在高温和浓烟条件下,连戴着呼吸面罩都要被呛,更不要说湿毛巾。但在火灾发生的初级阶段,湿毛巾是必备的逃生装备,毛巾浸湿后叠三折(八层)有较好的滤烟效果。高楼火灾中大部分致死情况是吸入浓烟导致窒息,因此逃生时要弯下腰匍匐前进,同时用毛巾、手帕捂住鼻子。
要熟悉了解身边的消防设施
建议家庭常备四种消防器材
除了逃生,身边的消防设施在关键时候能否派上用场同样非常重要。
我们也请教了消防专家来给大家作普及——
●消火栓在哪里?楼道里。查看消火栓箱是否明显,是否贴有标示,标识是否清楚,是否明确开启方向,是否易于开启,开启角度是否大于120度。
●消火栓开启是否顺畅?检查箱内设施是否完整,包括水带、水枪、水带,两端卡扣是否完好,是否与水枪、消火栓相配套。
●消火栓一般配有两只4公斤的灭火器。你可以看看,灭火器是否过期,指针是否处于绿色区域,组件是否完好等。还有,灭火器及消火栓是否做到定期检查,是否由物业每月进行检查并登记。
●一般在电梯厅附近,会有烟感报警器,你可以看看烟感报警器是否有安装,查看烟感工作指示灯是否闪烁。
●高层建筑都要求配有三种疏散楼梯:敞开楼梯、封闭楼梯(安装防火门)和防烟楼梯(楼层达到32层以上,必须要有防烟楼梯)。
●在楼梯口,应该配备常闭式防火门。你可以看看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完好,是否向疏散方向开启,是否设置“保持防火门关闭”提示标识。闭门器是否完整好用,顺序器是否完好可靠。防火门内密封条是否完好。
●建筑高度大于100米的公共建筑应当设置避难层。从首层到第一个避难层之间的高度不宜大于50米。举个例子,层高为44层的建筑,就需要两个避难层,一个在15层左右,一个在30层左右。
避难层的设置,也是有严格要求,避难层应设置消防电梯出口、消防专线电话和应急广播、消火栓、消防卷盘、防烟设施,避难层不宜堆放可燃的杂物。此外,在避难层进入楼梯间的入口处和疏散楼梯通向避难层的出口处,应设置明显指示标志。
同时,消防部门也建议家庭常备以下四种消防器材——
灭火器和灭火毯,小火及时处理;
独立式烟感,每个房间都需要安装,避免发生火灾时延误逃生自救时机;
防烟面具,尤其在室内逃生时避免吸入有毒烟气。
自救式缓降器。一定要经常检查住宅楼梯和楼梯间,不要堆放可燃物,为自己和家人留出一条生命通道。